“垂直花園·風光不與四時同”展覽在北京英杰硬石藝術博物館、奧加美術館拉開帷幕 王建、劉輝、羅曉冬、閻碩四位藝術家的深度探索與自我表達 北京,2024年11月16日 在藝術的世界里,每一次創(chuàng)作都是藝術家與自我、材料、自然和空間的深度對話。 由北京英杰硬石藝術博物館主辦,北京奧加美術館、北京奧加美術館酒店承辦的“垂直花園·風光不與四時同”展覽于2024年11月16日至11月29日在英杰硬石藝術博物館1號廳舉辦。
此次展覽展出王建、劉輝、羅曉冬、閻碩四位藝術家的最新力作60余幅,他們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展開對內心世界的挖掘與表達。展覽從哲學的視角出發(fā),以“藝術的維度”透過四位藝術家的作品,探究藝術如何捕捉和表達存在的本質、自然的力量、消解與重建的辯證關系以及循環(huán)的哲學意蘊。
展覽引導觀眾深入理解藝術的多維性和深邃性,以及它在當代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載的意義。展覽展示藝術家如何通過藝術的形式語言,與觀眾進行跨文化的對話,激發(fā)觀眾對藝術的新認識和感受,從而觸及人類存在的哲學思考。
《垂直花園|風光不與四時同》不僅是藝術家個體創(chuàng)作歷程的展示,更是對自然、對社會、對人自身不斷演變的生存狀態(tài)的探討。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不拘一格的實驗精神,也可以感受到對既有經(jīng)驗的重新審視與重構。他們的畫布不僅承載了個體的探索,更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進入藝術家內心世界的途徑,一個思考自我與世界關系的空間。 關于藝術家:
王建 《消解的風景-5》布面丙烯120x150cm 2023 藝術家:【王建:消解與重建的視角】 王建以“消解”作為觀察與理解事物的視角。他認為,客觀物象帶有時間與空間的尺度感,而繪畫這種直接的媒介,則是將其捕捉與表達的艱難嘗試。在煙霧、格子、織網(wǎng)等元素中,他探索繪畫與材料之間的轉化,通過對圖像的符號化表達,嘗試在畫面中建立新的秩序。在最近的創(chuàng)作中,他越來越依賴不確定性與隨機性,以實驗性的手法,突破對以往創(chuàng)作的固有認知。
劉輝 《劇場》 木板丙烯 24.3x33.5cm 2020 藝術家:【劉輝:繪畫中的自我對話】 劉輝的創(chuàng)作源于本能,繪畫是她最安全舒適的包裹。她通過反復的層疊與重構,在畫布上筑起獨立空間,在每一片碎片中注入固執(zhí)、妥協(xié)、堅強與溫柔。這種過程不僅是視覺的構建,更是一種與內心對話的旅程。每一幅畫作、每一個作品,她稱之為“不完美的完美”,在這種包容瑕疵的表達中,她找到了創(chuàng)作的意義。
羅曉冬 《自然力》布面綜合材料95x95cm 2024 藝術家:【羅曉冬:畫面的自然生長】 羅曉冬的繪畫過程沒有預設的方向,而是讓畫面自行生長、慢慢發(fā)聲。他借助自然的力量與材料的屬性,穿梭于意識的深淵與身體的延展中,突破自我經(jīng)驗的邊界,等待一個關鍵時刻的到來。畫面在此過程中逐漸成熟,仿佛果實般自然而然地“成熟并掉落”。這種無拘無束的表達,使得他的作品充滿了生命力和成長的韻味。
閻碩《山間行 - 06》布面丙烯 150x190cm 2024 藝術家:【閻碩:自然狀態(tài)的游離】 閻碩的作品靈感來源于噪音音樂與次生林的探訪,體驗到時間循環(huán)與自然生命力的無盡延展。在城郊廢墟的場景中,自然與人類力量相互交織、爭奪空間,展示出一種非預設的生態(tài)。自然在這些廢墟中不斷被重建,不斷打破既定的秩序。閻碩在繪畫中所尋求的,正是這種“重建”的狀態(tài)。他的作品試圖觸碰一種游離于既定概念之外的自然狀態(tài),通過繪畫去接近那些無法被定義的力量。 展覽詳情: 展覽名稱:《垂直花園/風光不與四時同》 藝術家:王建、劉輝、羅曉冬、閻碩 展覽日期:2024年11月16日至11月29日 展覽地點:北京英杰硬石藝術博物館1號廳 奧加美術館 關于北京奧加美術館: 北京奧加美術館致力于推廣藝術,為藝術家提供一個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同時為公眾帶來豐富的藝術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