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人:馬強明
11月8日,封俊虎書法公益研究教學基地在邯鄲市職教中心順利揭牌。揭牌以來,全國各大網絡媒體競相對此事進行了宣傳報道,引起強烈反響。該基地為何能夠引起社會如此關注?筆者帶大家到市職教中心了解情況。 11日上午,筆者來到基地,即被迎面而來的濃厚學術、藝術氛圍所感染。從中窺見了封俊虎先生精益求精的治學思想,獨具匠心的建設內容和厚重豐富的基地內涵,領略到了基地的獨特之處。
筆者從基地主任段海江那里了解到,該基地有別于藝術館單一的展示功能,它具有社會屬性,以“公益”為核心,以“世界眼光、崇學尚德、因材施教、慎思篤行”為理念,立足于市職教中心,面向全市教育系統(tǒng),輻射全社會,著力培養(yǎng)書法教育良才。據(jù)介紹,基地的公益性,有兩個含義:第一個是公益課。即封俊虎先生將以基地為平臺,定期面向邯鄲教育系統(tǒng)師生、面向社會各界人士開展書法公益講座。以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恒心和毅力,持續(xù)提升廣大教師書法教學水平和全社會文字書寫水平。第二個含義是愛心捐助,將持續(xù)完善基地建設,積極搭建愛心捐助平臺,倡導全社會關注公益、參與公益,提倡書畫捐助等活動,持之以恒改善偏遠地區(qū)、貧困地區(qū)學生學習條件。據(jù)了解,封俊虎已致力于公益事業(yè)數(shù)十年,他通過各種渠道已向社會捐贈書法作品數(shù)百件。封俊虎常說書法家要承擔兩個責任,一個是社會責任,一個是文化責任。封俊虎書法公益研究教學基地正是承載這兩個責任的生動縮影。 筆者在段海江陪同下參觀了基地。海江對基地主體構成的10個板塊內容逐項進行了解說。
在中國書法概述區(qū)前駐足,感受到的是封俊虎先生嚴謹?shù)闹螌W學風。凝練的藝術語言向大家傳遞了中國書法真、草、篆、隸、行的來龍去脈及其基本特征。段海江說:“俊虎先生告誡大家,要堅持用史實說話。”關于書法五體概述,我們反復錘煉修改了將近二十天。 封俊虎藝術心旅部分,給筆者帶來最多的是感動。通過閱讀圖片和文字,重走了一遍封俊虎藝術心路。“用筷子就餐的人就應該拿起毛筆來”的學術觀點,既是俊虎的藝術主張,又是他的行動路線。在中央黨校、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qū)研究機構的講堂上都有他的身影。在藏區(qū)、偏遠地區(qū),在破舊的書桌前,在廣闊的草地上,都有他踐行自己藝術主張的足跡。以上種種,生動展現(xiàn)了封俊虎對書法藝術孜孜以求的奮斗精神和追求。 在學生作品欣賞區(qū)域,講述的是俊虎先生廣植桃李,碩果累累。展示了他培養(yǎng)的20余名得意門生創(chuàng)作的書法和繪畫作品。筆者從他的弟子處了解到,俊虎先生常教育大家:“書家要蕩起雙槳,一手抓傳統(tǒng)文化學習,一手抓古帖臨習和創(chuàng)作。”他這一觀點,拓寬了書學理論的深度和廣度,值得業(yè)界內外學習和借鑒。
在多媒體展示區(qū),安裝了大投影,運用人工智能,連續(xù)播放封俊虎的書法講座和接受專訪記錄片。更加直觀的教育引導廣大師生熱愛書法、學習書法和傳播書法。多媒體展示區(qū)傍邊是名家集評模塊,展示了國內外藝術名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對封俊虎書法藝術的評價。 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交流平臺。筆者看到,在這一區(qū)域的墻面上設置了6臺平板電腦,分別錄入了五大基本書體和張裕釗體,每個平板電腦前都放置了一張?zhí)刂茣ň毩曌。這種書法練習桌是封俊虎先生的匠心獨運,在每張桌面上都嵌入了六塊方磚,讓大家用毛筆蘸水在方磚上練字,這一做法受到了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的歡迎,綠色環(huán)保,簡單實用,可謂是創(chuàng)舉,被譽為“俊虎練字臺”。
在基地結尾部分公開的是封俊虎先生的倡議書,俊虎倡議:“所有用筷子就餐的人群就應該拿起毛筆來,不管是一杯水,還是一棵草,都要發(fā)出向善向美向上的力量,為民族藝術瑰寶發(fā)揚光大!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為人類未來共同美好的家園!”在展廳中央放置了8個展柜,展示了封俊虎近年來精品力作高清影印件,集中展現(xiàn)了封俊虎書法藝術風格和藝術特征。 關于基地的管理,段海江介紹:“我們團隊將秉承基地理念,聚焦行業(yè)前沿,以文化進校園、書法進課堂為主線;以人工智能、師生互動為特色;以公益資助為保障;致力于打造邯鄲乃至全省獨具特色的書法公益研究教學平臺。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努力把基地辦好,辦出特色。”(申書慶、封俊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