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岑今--花鳥山水作品賞析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 作者:海東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9-08-13

  藝術家 岑今

  岑今,本名岑建鋒,1970年10月生,廣東陽江人,現(xiàn)居北京。2012年至2017年研修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師承霍春陽、李志向著名導師。受教于李燕、程大利、吳悅石、張旭光、張夫也、等著名導師。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主題性花鳥畫研究會理事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題性花鳥畫創(chuàng)作室畫家

  中國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畫家

  霍春陽傳統(tǒng)藝術研究會會員

  廣東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

  廣東省陽江市集美軒書畫藝術展覽中心總監(jiān)

  廣東省陽東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

  作品多次在中國美術館、廣東省文聯(lián)美術館、安徽省博物館、內蒙古自治區(qū)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江蘇省高郵市博物館、山東省臨沂市博物館、山東省東營國際會展中心展出并被官方博物館、美術館、民間藝術機構、香港影視明星和各界著名人士收藏。

  出版有《岑今花鳥畫集》、《印象岑今》、《匠心之致.岑今畫集》

  藝 術 年 表

  2009年書法作品榮獲內蒙古第十屆昭君文化節(jié)全國大展金獎;(內蒙古宣傳部,文聯(lián)聯(lián)合主辦)

  2011年作品《香山九老》入選廣東省美展(廣東省文聯(lián),省美協(xié))

  2015年作品《金色秋天》入選第三屆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

  2015年作品《自強不息》入選紀念潘潔茲誕辰100周年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

  2015年作品《祖國的消防兵一逆行》入選古蜀文脈墨韻天府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

  2015年作品《金色秋天2》入選古蜀文脈墨韻天府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

  2016年作品《革命老區(qū)新農村》入圍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

  2016年作品《瑞雪》入圍百家金陵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xié))

  2017年作品《和平頌》入選中囯建軍9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暨第13屆全軍美術作品展(文化部、中央軍委、中國美協(xié)、全國最高獎)

  2017作品《春風一路》入選中國夢2017藝術草原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

  2017作品《家園》入選陸儼少獎第二屆全國中國畫作品展(浙江畫院)

  2017作品《春華秋實》入選尚意2017全國中國畫(寫意)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獲入會資格作品)

  2017作品《椰島集賢》入選涇上丹青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

  2017作品《崢嶸歲月》入選安徽省美術大賽(安徽省文聯(lián)、安徽省美協(xié))

  2018作品《春華秋實》入選郵驛路、運河情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xié)、獲入會資格作品)

  承古革新匠心之致

  ——岑今花鳥畫 文/李志向

  自唐初中國花鳥畫獨立成科以來,以其強大的生命力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越來越被人們所喜愛,成為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春夏秋冬四條屏 97×28×4cm 2019

  松樹小鳥四條屏 97×45×4cm 2019

  縱觀中國畫發(fā)展的歷史,各個時代花鳥畫都會踏著時代腳步,產生出一批名家、大家。唐宋的工筆花鳥畫,元明的小寫意花鳥畫,清末民國的大寫意花鳥畫,都彰顯了一個時代的審美追求,表現(xiàn)出民族的追求和時代的呼聲。改革開放后的幾十年內,花鳥畫再也沒有建樹,出現(xiàn)了層層因襲,相互摩仿,花鳥畫成為了老少相宜的“群眾運動”。國家級畫展上人物畫因能直接反映生活。直接面對人生,成了展覽上的主流,山水畫也可占有一席之地,花鳥畫除了有幾幅工筆畫外,寫意花鳥畫已不再出現(xiàn)。花鳥畫壇一片凄慘,甚至有人說花鳥畫可以送進歷史博物館。中國主題性花鳥畫的出現(xiàn),改變了這種花鳥畫的尷尬局面,改變了中國美協(xié)大展上的格局,每一個展覽都有十幾幅多則幾十幅主題性花鳥畫作品入展。岑今就是主題性花鳥畫隊伍中的一員大將,其作品多次在全國大展上獲獎和入選,成了全國花鳥畫壇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翠嶺秋天外 97×45cm 2019

  春江晨曲 137×69cm 2019

  岑今自幼喜歡繪畫,八歲開始學習書法和繪畫,十歲跟著叔叔賣春聯(lián)。幾十年來和繪畫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2012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學習傳統(tǒng)繪畫,他對八大山人、陳淳、吳昌碩、任伯年、齊白石、潘天壽作品勤于臨習,研究,廣博眾采,打下了扎實的傳統(tǒng)筆墨基礎。2015年進入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題性花鳥畫專項研究班,用功更勤,短短幾年時間里,他領悟了主題性花鳥畫是繼工筆花鳥畫、小寫意花鳥畫、大寫意花鳥畫之后的第四種繪畫表現(xiàn)形式,它是用傳統(tǒng)的筆墨語言,集工筆、小寫意、大寫意的筆墨特點,創(chuàng)造出具有視覺中擊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并具有強烈的主題傾向的一種繪畫形式。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既有工整的小寫意的表現(xiàn)方式,如《和平頌》、《金色秋天》、《家園》等作品;還有水墨淋漓的寫意作品,如《春華秋實》、《金秋暖陽》等。

  《和平頌》主要以雙向勾皴擦的表現(xiàn)方法為之,在全幅作品的構成上,用稻谷、桔桿的白與稻谷穗的桔紅色塊形成鮮明對比,然后地面用大塊的重墨托出大堆的稻谷,黑、白、灰、三個色階,既構成了強烈對比,又豐富了畫面的色彩感覺。而且增加了畫面的重量感。最后用一桿鋼槍點明主題,構思非常巧妙,告訴我們和平來之不易。

  《金色秋天》這幅作品構圖別致,有聚有散,前面有大堆的柴火組成,密不透風,上部右邊斜出樹枝使大塊的柴堆散了出去,這兩組不但有聚散對比,兩組的面積還有大小對比,前面的畫面主題柴堆用大量的水墨來表現(xiàn),后面的背景用大塊的桔紅色塊來表現(xiàn),墨色交織、豐富了畫面。幾只小鳥在畫面上方出現(xiàn)和畫面的柴堆形成了動與靜的對比,聚散對比、大小對比、色墨對比、動靜對比,使畫面清新而厚重,簡潔而豐富,沉穩(wěn)而活潑,可見這幅畫是運用對比的創(chuàng)作原則成功的典型案例。

  《春華秋實》是大寫意和小寫意穿插并用的方法寫出。整個畫面基本是水墨,然后稍加彩。整幅繪畫作品使人感到飄逸、瀟灑,但又沉穩(wěn)大氣,筆筆到位?梢钥闯鲠竦膫鹘y(tǒng)筆墨功夫之扎實,這幅畫里可以看到陳淳的筆墨精到,用筆講究。吳昌碩的用筆老辣,力能扛鼎、氣吞山河的各自用筆特點。他把這兩種不同的用筆方式揉和到一起,大筆揮灑墨線交織形成這幅大章巨制。岑今是聰明的,他聰明就聰明在他會善學善用、融會貫通、取各家之長為他所用。這樣的大幅水墨作品縱觀當今花鳥畫界,實屬少見。而更為可貴的是這幅傳統(tǒng)的水墨作品恰當地運用了現(xiàn)代掏染和題款改變色塊的表現(xiàn)手法,使畫面具有強烈的現(xiàn)代感和時代感。

  松樹小鳥 97×45cm 2019

  主題性花鳥畫重要的特點之一就是強調生活。岑今的作品每幅作品都有濃重的生活氣息,每幅作品都是從生活中來。主題性花鳥畫的創(chuàng)作首先要解決寫生的問題。很多寫意花鳥畫家都不會寫生,更不知道怎樣把寫生作品轉換成創(chuàng)作筆墨。岑今進入到清華美院主題花鳥畫專項研究修班初始,在導師的輔導下,勤學不輟、出力流汗,很快掌握了寫生要領和筆墨轉換,他腿勤、手勤,走遍了大江南北,畫了大量線描寫生作品,為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沛的粉本。很多畫家常為素材發(fā)愁,而岑今不存在這個問題。這里我稱岑今的寫生為“線描寫生作品”而不稱“寫生稿”是因為主題性花鳥畫的寫生作品,不是輕描淡寫的留下點記憶的草率之作,而是每完成一幅優(yōu)秀的寫生作品都是嚴謹的、層次分明的,構圖和畫面結構合理完善的線描作品。傳統(tǒng)、寫生、創(chuàng)作、三位一體是我國學院派的創(chuàng)作方法,對這種法則岑今掌握嫻熟、運用自然。

  古樹錦雞 137×69cm 2019

  主題性花鳥畫有多種研究方向,工筆和小寫意相結合;山水和花鳥相結合;大寫意和小寫意相結合;大寫意和工藝美術中的構成相結合。岑今對這些研究方向多有研究,特別是對工筆和小寫意相結合;大寫意和小寫意相結合;山水和花鳥相結合研究頗深。

  春江攬勝圖 62×28cm 2019

  觀瀑圖 62×28cm 2019

  岑今的作品中除了我們以上所舉的三種結合形式外,他的橫幅作品《家園》和《椰島集賢》兩幅作品都是山水和花鳥的結合形式。我們所說的山水和花鳥的結合并不是有些朋友理解的這邊畫一部分花鳥,那邊畫一部分山水的硬性結合。我們講的結合,一是視點上的結合,就是把山水畫觀察對象的視點拉近,把花鳥畫觀察對象的視點推遠,這一拉一推使畫面表現(xiàn)的對象的場景比山水畫小,比傳統(tǒng)的折枝花鳥畫大。二是表現(xiàn)方法上的筆墨揉合在一起,也就是把花鳥畫的方法和山水畫的方法共同在一幅作品中使用,使畫面的表現(xiàn)方法更豐富。

  孔雀圖 240×100cm 2019

  岑今的作品《家園》的主要表現(xiàn)對象是畫面中靠前的三頭牛,這三頭?坍嫷眉氈氯胛,神態(tài)悠然、結構準確,在整幅作品中非常突出醒目,近處點綴玉米桔桿的草堆,牛的背后是棵大樹,從左上角向右下方是一個直瀉而下的大土坡,把玉米垛、牛、大樹、連在了一起,大大的增加了空旬跨度,也使零碎的畫面更加整體。牛的描繪運用了工筆畫暈染,背景運用了山水畫的皴擦技法,使畫面虛實得宜、場景開闊、用筆靈活。

  《椰島集賢》這幅作品視野開闊,但又是地道的花鳥畫作品,根目而望可以看到遠處的山峰,視線收回又可以清楚地看到近處的椰子樹的穿插組合,鵝群的羽毛結構,多變的相互嬉戲的動態(tài)。在色的運用上各種顏色都統(tǒng)在灰黃色的大調子中,可謂匠心獨運。

  紅荔飄香 97×56cm 2019

  清音 97×45cm 2019

  每一種繪畫形式的形成,都代表了那個時代的繪畫面貌和文化需求,每種繪畫形式的形成和發(fā)展都會伴生出一批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畫家。主題性花鳥畫在這個國家統(tǒng)一民族強盛的時代產生,就代表了這個時代的先進文化,更代表了這個盛世所需要的厚重、豐富、大氣、恢宏的繪畫風格。在這幾年里,岑今的作品頻頻在全國性展覽上獲獎、入選,作品多次在中國美術館、國家畫院國展中心及全國各省會大型官方博物館展出并被館藏。足見岑今的作品在美術界的學術影響,日亦見隆。岑今必將成為當代花鳥畫壇的重要一員。

  秋聲賦 137×69cm 2019

  岑今對藝術很執(zhí)著,一個長期生活在條件優(yōu)越的南方城市的青年小伙,能夠堅持七年的旅京求學之路,十分不容易,這種精神很可貴,更值得每一個藝術工作者學習。岑今天資聰穎、刻苦上進、敢于創(chuàng)新、品德優(yōu)良,是一位很有思想、很有潛力的畫家。

  山水 97×45cm 2019

  紫氣東來 137×69cm 2019

  岑今現(xiàn)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題性花鳥畫創(chuàng)作室畫家;中國主題性花鳥畫研究會理事。在推動主題性花鳥畫發(fā)展的過程中,我們殷切地希望岑今勤于思考,勤于創(chuàng)作,為我們這個偉大時代奉獻出更好、更多的代表作品來。

  (恩師李志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高研班導師人民大學特聘教授、中國主題性花鳥畫研究會會長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