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繁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品讀藝術家高燕翎老師的油畫之旅 文/謝煒
高燕翎,職業(yè)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畢業(yè)于北京畫院。作品曾多次獲獎,多幅作品被天安門城樓管理委員會,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賓館收藏,多次在國內外舉行畫展等。
第一次感受燕翎老師畫油畫時的自信和率真是在寫生路上。 那年,有幸隨老師在沂蒙山寫生,先前只聽聞老師的工筆畫是冠絕的,驚詫于她卻采用的油畫筆和畫布這種藝術形式,用她自己的語言來說,畫畫要帶激情,你所面對的表達物象就是你最想表達和傾訴的,只要用心去感受這大美的色彩,做到既輕松又豐富,其實用什么藝術手段去表現相反倒顯得次要了。
品讀燕翎老師的油畫作品,那時自身還處于懵懂階段,寫生的日子也聽到不少畫家對她畫作的由衷欣賞,她對繪畫的態(tài)度和投入程度是刻苦的,油畫《 大山的風景 》、《 蒙山生靈 》一直令我很是感動,但當時我還是對一位素以國畫出名,卻能畫出此等質量油畫的藝術家擁有的全面和真實稍稍驚訝了一下。
認識她的人都說,燕翎老師很“善”,我以為這個字是對她最真實的詮釋,她的藝術作品大多充斥著人間最美的愛,一如她的為人,自然率真得很,總是不動聲色的傳遞著人們對美的定義。著名作家冰心曾說過,世界上因為女性而多了五分真實,六分善良和七分美麗。燕翎老師以女性身上特有的細膩和敏感,執(zhí)著于油彩中尋找嶄新的自己,與油畫結緣,既有巧合,更是藝術融通的必需。我想她已把中西文化兩盤菜炒成了一鍋美味,所以她才能在油畫和國畫之間自如游走。骨子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積淀使她不經意間有了難得的中國文人氣息。于是,她的油畫中有了理想的靈性。
我寧愿這樣認為,高燕翎的藝術人生的許多境遇都是冥冥中的安排,唯有執(zhí)著的對美的追求才能成就一位價值無限的畫家,上天是頗費了心機的,她藝術生命里的快樂時光全在畫畫的時候;貞浭羌苡幸馑嫉氖,滿腦子浮現和燕翎老師一起畫油畫的日子,天寒,心暖如春。一個人在人生不同階段出現的良師益友,是福分。那時她和胡靖老師的完美結合,是繪畫讓生活變得有滋有味。夫妻同心在當地頗有名氣,所以她的油畫里總流淌著幸福的溫暖色調,內心深處的美好記憶使她在后來的油畫里營造出穿越時空的熱烈與奔放,讀她的畫,意境中的美感霎間便打動了心靈。
燕翎老師人平實、簡單、真我,一如她的繪畫。她從未想過在自己的畫里要達到什么高度的思想性,只一味在捕捉著,玩味著,尋找著,這可能是一個畫家最癡情的大愛了。也許油畫在人們心里始終是個洋玩意兒,高燕翎在油畫上取得的成就令人不免把她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區(qū)分開了,但稍與她有言語交流,便很快被她不經意流露出的傳統(tǒng)氣息再次吸引。
情因人而異,景伴情而生。燕翎把獨特的愛美之心全部傾注到了自己的油畫作品里,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宗其香寄情油彩,可謂達到了極至。她把自己融進了那份自然和詩情畫意,無論是世間風景,亦或者戲曲人物,凡此種種,美麗的夢中桃花源,令人神往。
時下的文人繪畫,特別是文人油畫更強調神韻,重視畫家本身的自己的品藻,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文學、修養(yǎng)和畫中意境的締造。“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從這方面來說,高燕翎獨特氣質蘊養(yǎng)的文人油畫恰恰是最傳統(tǒng)的代表。
燕翎老師喜歡用傳統(tǒng)中國畫的筆墨韻味畫西方油畫,將人物寫意化、背景意筆化,取得非同一般的意境。這顯然是她在用自己所掌握的的西畫技巧詮釋傳統(tǒng)中國文化的淡泊從容和儒雅,在她隨心所欲操控線條和色彩的同時,更多是在盡情享受著趣由筆生,法隨意轉。 待到繁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