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張暉:畫好竹葉,才能胸有成竹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wǎng) 作者:小龍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8-01-30

作者丨張暉

本文摘自:《得于象外·張暉中國畫作品集》

竹葉的畫法

  學畫竹子的關鍵就是畫葉,葉子是竹子中最難畫的部分。國畫墨竹的功力主要體現(xiàn)在畫葉上。吳鎮(zhèn)說;“墨竹之法,作干、節(jié)、枝、葉而已,而疊葉為至難,于此不工,則不得為佳畫矣。”畫竹葉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要從一片葉的基本形象和用筆方法學起,從一片葉到一柄葉再到一支完整的竹,這樣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反復練習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竹葉。

  畫竹葉,前人總結了許多方法,最基本的組葉形式有“個”字,“介”字和“分”字。這些組葉形式多以字取名,如“女”字,“人”字,兩個人字為“重人”,還有三筆并排下垂,一筆橫提畫出的為“一川”等等。也有以象形命名的,如“魚尾”,“落雁”等。

  不同的組葉形式,可以表現(xiàn)不同狀態(tài)的竹葉特點。例如,“重人”形式則適合表現(xiàn)晴竹,“分”字形式比較適合表現(xiàn)雨竹等。畫一根竹子和竹葉時,可選擇一兩種相近的組葉形式,相互疊加,既有變化又較統(tǒng)一。選擇的形式太多,會使畫面混亂,不好收拾。

  掌握了這些基本組葉形式后,在實際繪畫中還要靈活運用。組葉的相疊相破,會使畫中的葉子富有生命力。

  竹葉的組合,要有主次,虛實,前后,多少等變化。主體部分葉子較多,通常用重墨畫出,機時次要部分,與主體呼應起輔助作用的葉子,通常畫時會在重墨中加些水分,把它們處理略虛一些,有加緊主體。這樣還可以使畫面富有變化并和諧統(tǒng)一。

  畫竹講究構圖,講究聚散關系。一幅畫中竹葉的布局有聚有散,不可均勻對待。哪里為聚,哪里要散,哪里留白,都應在作畫之前有所考慮,有所計劃,正所謂“胸有成竹”。

作者丨張暉

本文摘自:《得于象外·張暉中國畫作品集》

  張暉,1986年畢業(yè)于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同年攻讀魯美碩士研究生,1989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并留校任教。專攻大寫意花鳥畫,擅畫蘭、竹、猴、豬、鴨等。現(xiàn)為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沈陽文史館研究員。

  多次參加國家級、省級美展并獲獎,連環(huán)畫《駝峰上的愛》獲七屆全國美展銀獎;數(shù)百幅作品及多篇學術文章發(fā)表于國家級專業(yè)書刊;《張暉作品集》、《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作品集·張暉》、《中國近現(xiàn)代名家精品叢書·張暉花鳥畫作品精選》等八部個人畫集及多部主編、參編教材先后出版;在法國巴黎、煙臺畫院、遼寧博物館、北京榮寶齋大廈、俄羅斯托姆斯克、日本東京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和多次在全國范圍內(nèi)招生舉辦張暉寫意花鳥畫高研班;數(shù)十幅作品被中國人民軍事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中外美術學院和美術館等文博機構收藏。

 
責任編輯: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