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關注 名家 行業(yè) 機構 大觀 圖片 視頻

聚焦

旗下欄目: 聚焦 市場 評論 軼聞

吾兄沛池—記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韓沛池

來源:中國藝術資訊網(wǎng) 作者:柏玲 人氣: 發(fā)布時間:2018-01-25

  認識沛池吾兄頗有些趣味。定居北京后隔三差五的往宋莊跑,因是師友多在宋莊,少不得經(jīng)常過來,茶余酒后自然各處閑逛逛。一次和師兄弟們在工廠路喝酒,大家閑聊起說工廠路有個畫大寫意花鳥的甚是了得,此人叫韓沛池。北京畫畫的太多,畫的好的也是不少,我并沒太在意,可一貫記不住人名的我竟一下記住了沛池二字,許是這兩字較入耳的緣故吧。

  朋友圈多是些同道,每天也會發(fā)發(fā)圈點點贊看看畫,看到好的,也會虛心學習,但不愛閑聊,更不會主動和人聊天,其實也是因為不太會聊。由于自己是畫大寫意花鳥的,自然會對畫大寫意的更關注些,其中有一人畫很是不錯,野逸,淡然,樸實,隨性,頗具文人氣息。點開朋友圈翻出來幾張照片,圓臉小眼,普普通通毫無藝術氣質的一個胖胖小老頭,當時就想,可惜這畫了,原本以為會是個清瘦儒雅的,沒想到大失所望。

  時間一天天過著,無非也就是天天的寫字畫畫,放空發(fā)呆醞釀情緒,經(jīng)常小老頭的畫會不經(jīng)意的躍入腦海,豁然開朗靈感咋現(xiàn),但不知道小老頭名字,也就有一搭沒一搭的,碰上了就點開看看,品味一二,漸漸的默認小老頭為良師益友類(會在心里不經(jīng)意的把微友劃分了各個類別)。一天小老頭發(fā)了篇推文,“韓沛池”三個字一下一下躍入眼簾,哈哈哈哈哈,忍不住一陣狂笑,原來小老頭就是那個沛池啊!

  一改不主動聯(lián)系他人的惡習,打了電話約好見面,和朋友驅車前往韓沛池老師工作室,一見如故!下了館子,推杯換盞一來二去,原來都愛喝酒,都無肉不歡,而且人生經(jīng)歷有著那么多相似的地方,藝術觀點也是鬼使神差的相差無幾,難怪畫風相近。

  一頓飯下來便成摯友,三天五天的約一圈朋友喝茶吃酒畫畫,接觸多了,小老頭看似普通的外表漸漸溢出些儒雅,談吐間詩書飽讀也讓吾兄身材高大了許多。后來越看越順眼,越聊越投緣,索性義結金蘭成了兄妹。

  吾兄不急不躁,無欲無求,淡然的心態(tài)很讓人好生羨慕。喜歡擺弄些花花草草,養(yǎng)魚種蘭,收集些瓶瓶罐罐杯杯盞盞,時不時會在路邊采些野果干花的插插瓶,或是撿些好看的石頭在花盆里置個景,甚是風雅愜意。作起畫來也是隨心隨性,無拘無束。用筆自由自在,簡約利落;用墨瀟灑恣意,靈動不失厚重;設色樸素雅致,簡淡卻不單調;構圖不落俗套,題文落款撳章相得益彰,不刻意求新,卻總是讓人耳目一新。

  吾兄作畫,無論是尺幅小品還是鴻篇巨制,均是提筆即來,揮灑自如,游刃有余。大畫氣吞長虹,小品更是超絕出群,讀來如深谷幽蘭余味綿綿。深感其“小品不小”!小畫大寫大氣局,有張力有縱橫跌宕之勢;且小畫有大美,一石一魚,一花一木,都出自真心、本心,都有著自己獨特之韻味,看是平常又極不平常,美麗不可方物;方寸之間激情揮灑與理性構成結合渾化無跡,妙趣天成。

  藝術之高低,本與題材、尺幅之大小無干。好的小品照樣有高遠的境界,深邃的內涵,精絕之技巧。宋人小品高妙,就在于有咫尺千里之大勢,天人合一之大道。古人說:“一以當十”,“一葉知秋”,“一花一世界”,乃小品之最高美學。吾兄便是在小品中悟出了大境界。試想這大的小的長的圓的,均手到擒來,幅幅精彩,豈是隨心隨性自由自在就能做到的?這是要怎樣的勤奮刻苦廢紙三千才能達到的功底!這又豈是光憑下苦功就能的揮灑自如?這是要博覽群書多少詩書的浸淫方可由內而外散發(fā)出的文人氣質!

  子莊云,畫畫到了高處,筆墨不是唯一,性靈和學問更為重要。在性靈中發(fā)揮筆墨,于學問中培養(yǎng)意境。光講意境,無學問來培養(yǎng),則是句空話。學問雖好,但缺乏性靈,筆墨也會落空。

  文以達心,畫以適性,適性而真畫出焉。

  吾兄沛池便是如此。

  李若清 丁酉歲末于京醉心堂

  【韓沛池作品欣賞】

 
 
 
 
責任編輯:柏玲